防震减灾广宣传 方式灵活效果强

——南岸区积极开展“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集锦

发布单位:区科委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3日 浏览次数: 次 [字体: ] [打印文章]

10月13日,南岸区科委组织开展“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灵活采取多种方式,向社区、学校广大群众和师生宣传地震相关知识,增强了大家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提升了抗震防灾的能力。

南岸区科委高度重视,组织全区社区、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工作:

一是制作宣传文稿——“防震抗震常识”篇,向社区、学校发放宣传地震自救知识,用图文并茂和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地震来时科学的避难方式。

二是灵活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活动。全区部分社区在“10.13”当天采用短信的方式向群众发送各类地震常识,内容涵盖“地震来了怎么办?”、“震后急救”、“地震应急常识”等,群众反响较好,取得积极效果。

三是开展“四个一”活动,鼓励社区群众在社区阅览室借阅关于防灾减灾的书籍,观看涉及灾害防范的影视作品,分享避险经验,在单位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

通过一系列防震减灾活动的开展,全区对灾害风险的意识显著提高,应急处突能力也得到一定提高,营造出“人人参与防灾减灾,共同加强防范意识”的良好社会氛围。

附件一:宣传文稿——“防震抗震常识”篇

地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例如厨房、卫生间。千万不要跳楼或站到阳台上去。身体应采取的姿势: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撤离时注意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在户外呢要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水塔下,避开立交桥等一类结构复杂的构筑物;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脸等。

在野外要避开山脚、陡崖和陡峭的山坡,以防山崩、泥石流滑坡等;在海边则要尽快向远离海岸线的地方转移,以避免地震可能产生的海啸的袭击。

附件二:黄桷垭社区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2017年10年13日是第28个国际减灾日,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建设安全家园:远离灾害,减少损失”。 南山街道财经科工作人员、黄桷垭社区防灾减灾小组成员组织社区60余名志愿者观看了“了解地震”、“应急防护”、“余震逃生”等系列知识挂图,,努力增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护自救的基本技能,,培养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黄桷垭社区 吴宏)

附件三:南岸区海峡路社区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培训讲座

2017年10月13日是我国第28个国际防灾减灾日,为提高广大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促进社区居民群众防护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充分发挥社区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海峡路社区在国际减灾日来临之际,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了 “防灾减灾日”知识培训讲座,此次讲座主要有四个方面内容:一、地震逃生技巧,楼房避震、平房避震及室外避震的方式方法;二、家庭火灾逃生,现在家庭火灾频繁,主要是防范意识薄弱及方法不得当引起的严重后果;三、溺水事故的防范,夏季来临,居民外出游泳增多,对水情不熟悉的地方不要去;四、雷电的防范,了解雷电的规律,掌握正确的预防措施和自救的必要性。

此次防灾减灾知识讲座,有力地宣传了防灾减灾常识和自救互救知识,提高了广大居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以及紧急避险的应变能力。

附件四:南岸区双峰山社区开展国际减灾宣传日活动

在国际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为切实普及防震减灾和避险互救知识,进一步增强居民防震减灾意识,提高群众遇灾后的逃生自救能力,10月13日上午,双峰山社区组织志愿者开展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

活动以发放宣传资料形式开展,志愿者们早早来到社区,了解关于国际减灾宣传日活动的具体宣传内容,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辖区范围内向来社区的居民进行发放“公众防灾应急手册”、“防震减灾知识手册”等宣传资料,向居民介绍防震减灾知识。手册宣传内容涉及地震基本知识、震时应急措施、震后自救互救技能以及震后生活常识等。此次防震减灾宣传活动提高了广大居民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以及紧急避险的应变能力,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力地推进了社区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展,对促进建设和谐社区起到了积极作用。